什么是用户需求
用户说的≠用户实际做的≠用户心里想的
需求变化越来越快,有效期越来越短
需求的本质是:多个干系人想要达成的业务目标,与现状之间的差距
需求的特点:
需求是隐性的,需要有价值的洞察
需求往往不显而易见,用户可能无法直接表达或意识到其真实需求,产品经理需要通过深入洞察挖掘这些需求。
如“冰山模型”所示,产品经理需要通过深入了解用户行为和心理,挖掘深层次需求。例如,今日头条不仅满足用户浏览新闻的需求,还进一步满足了用户定制内容、推荐算法等更深层次的需求。
获取需求价值需要社会化协作
需求的形成和实现需要多方干系人的共同参与,包括客户、用户、开发团队等。 需求的形成和传递是一个多角色协作的过程,需要产品经理确保需求在传递过程中不变形、不过度解读。
需求是多方干系人诉求的综合结果
产品需求通常由多个干系人的诉求综合而成,产品经理需要在满足多方需求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平衡。例如“饿了么”的到店取货功能,既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也兼顾了外部合作伙伴和内部决策者的诉求。
饿了么
大众用户:为了节省外卖费近距离外卖希望可以到店取货
分析数据:80%用户选择送餐1公里且30分钟之内可以配送的店铺点餐
外部合作用户:门店希望已经到店的用户也可以通过饿了么点餐
内部决策者:为了获得加入饿了吗平台更多的商户数,需要推出该功能
内部使用者:运营人员将该增值功能作为优秀外卖门店的奖励需求是一组动态的待验证的假设
需求是动态变化的,在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需求是一个有待验证的假设,需要持续关注市场反馈。
市场反馈可能促使产品功能调整或淘汰,如亚马逊的Dash按钮的生命周期。
到底要关注谁的需求?
用户需求 vs. 客户需求
用户和客户的区别:
用户:直接使用产品的人,关注使用效果。
客户:购买产品的人,关注产品的性价比和效果。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原则:优先考虑用户需求,再进行客户需求的平衡。例如,产品功能的设计优先满足用户的使用体验,而后再考虑成本和技术实现。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原则
- 人性需求的反映:产品设计应考虑到用户的深层心理需求,如安全感、秩序感、吸引力等,这些需求往往是用户行为的驱动力。
- 用户需求的15种深层心理:包括吸引力、领导力、自我感觉良好等,产品应通过功能设计去满足这些深层次心理需求。
- 案例分析:如滴滴出行和儿童早教机的例子,分别解释了用户和客户的关系及其需求。
需求的本质体现的是人性 ———— Y模型-苏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用户深层心理和情感诉求 | 满足方式 |
---|---|
吸引力 | 直播 |
归属感 | |
掌控欲驱动感 | 游戏 |
自由自在 | 游戏 |
乐趣与兴奋 | 游戏 |
和谐 | 游戏 |
表现自我 | 微博 / 博客 / QQ空间 |
拥有智慧和知识 | 知乎 |
成为领导者 | 直播 |
爱和被爱 | |
尊重 | |
安全 | 支付宝 |
自我放纵 | 抖音 |
传统 | |
自我感觉良好 | 直播 |
特殊情况:以客户为中心的设计
遗留系统:老旧系统满足的是当时的客户需求,用户体验可能不佳。
内部系统:为了满足特殊行业或公司内部的标准和安全要求,设计可能复杂且用户不友好。
B2B系统:主要满足客户的商业目标,用户体验可能次之。
需求响应的发展历史
三种需求响应方式:
- 预测型(瀑布流式开发):传统的、线性的软件开发方式,适合需求明确且开发周期较长的项目。
- 经验型(Scrum敏捷开发):迭代周期短,适合需求逐步明确且需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项目。
- 精益创业型:不断循环迭代,通过市场反馈快速调整,适合高度不确定性和创新型的项目。
瀑布流
1.一次性准备好全部文档内容 2.关键节点少 3.开发周期长 4.团队规模大 5.中途会出现方案修改,影响进度 6.团队分工明确,分别负责不同模块儿开发,交流不频繁
Scrum敏捷开发
1.关键节点变多 2.轻量文档 3.团队规模变小 4.方案及时修改
精益创业
1.以可工作的软件产品为最终目标 2.快速迭代 3.快速发布 4.快速验证 方式的适用性:
瀑布流式开发:适合目标明确、需求清晰、时间周期较短的项目。
Scrum敏捷开发:适合大方向明确,但需要频繁调整和迭代的小型功能模块。
精益创业型:适合创新项目或实验性质的产品,快速试错和调整产品策略。
为什么要挖掘用户需求
用户需求的复杂性:用户往往无法明确表达其真实需求,需求变化快且多样。产品经理需要通过沟通、认知和对人性的理解,挖掘出用户的真实需求。
表面需求 vs. 深层需求:
表面需求:用户显而易见的需求,如“我要一匹跑得更快的马”。 深层需求:用户背后的真实动机,如“我需要更快到达目的地”。
海底捞的等位体验–娱乐、美甲、小食
用户痛点:等位时间太长需求是缩短等位时间吗?需求是不要把等位的时间白白浪费掉
隐性需求 vs. 显性需求:
显性需求:用户可以明确表达的需求,如“我需要一副眼镜”。 隐性需求:用户无法直接表达,但在满足后会感到惊喜的需求,如“隐形眼镜”。
当用户的显性需求被满足时,用户一般不会兴奋或惊喜,而不被满足时,用户则会产生抱怨。
用户的隐性需求被满足时,用户一般会兴奋或惊喜而不被满足时,用户却不会产生抱怨。
穷游
显性:旅游相关机酒预定,攻略查询 隐性:有限的预算下,可以有高品质的旅游体验
小红书
显性:购买化妆品等 隐性: 学习和分享产品
a真需求 vs. 伪需求:
真需求:通过多个维度(如时效性、频率、背景、成本等)验证的真实需求。 伪需求:未能通过验证,或者需求的实现成本与收益不成正比的需求。
真需求的定义和特征
定义:真需求是指那些经过深思熟虑、多维度分析后,确实存在并且具备一定普遍性和紧迫性,值得开发资源投入的需求。它们通常与用户的核心问题或痛点直接相关,能够带来显著的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
特征:
- 高频率和广泛性:真需求通常是用户在日常使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例如,用户频繁表达对某个功能的需求或在某种场景下经常遇到的痛点。
- 强烈的使用意愿:用户有强烈的意愿使用该功能或产品,并且在被满足后,用户体验会显著提升。
- 经济可行性:实现这个需求的成本与预期收益之间有合理的平衡。即使需要投入较大的资源,预期的回报(如用户增长、提高满意度、增加收入)也是值得的。
- 一致性和持续性:该需求在用户群体中具有一致性,且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或环境的变化而迅速消失。
伪需求的定义和特征
定义:伪需求是指那些看似存在,但经过深入分析后,发现并不具备实际价值或开发必要性的需求。伪需求往往是基于误解、暂时的偏好或小部分用户的独特需求提出来的,不具备普遍性和可持续性。
特征:
- 低频率和小众性:伪需求通常只是部分用户在某些特定场景下的需求,频率较低,普遍性不强。大多数用户可能根本不在意这个功能。
- 低使用意愿:即使这个需求被满足,用户的使用意愿也可能不强,或者这个功能最终被忽略,使用率很低。
- 成本与收益不匹配:实现这个需求的开发成本过高,而预期的收益(如用户增长、满意度提升)却不明显,甚至没有收益。
- 短暂性和不一致性:伪需求可能是基于一时的趋势或用户的暂时性偏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能很快失去价值。
真需求与伪需求的判断标准
结构化信息分析:
- 时效性:需求发生的频率是关键因素。高频需求往往更接近真需求,低频需求则需要进一步验证。
- 用户广泛性:分析这个需求是否涉及大多数用户。一个真需求通常会在较大用户群体中出现,而伪需求可能只是小部分用户的需求。
- 实现成本与收益评估:考虑实现该需求的成本是否与预期收益匹配。如果成本过高且收益不明显,这很可能是一个伪需求。
- 需求背景与场景:分析需求产生的背景和场景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能在不同的环境下重现。如果该需求只在特定情况下出现,可能是伪需求。
电商平台的支付系统优化:用户普遍反映支付过程复杂,希望支付方式多样化且流程简化。这种需求具有高频率、高广泛性,而且支付系统的优化直接影响转化率,是典型的真需求。
在线教育平台的虚拟背景功能:假设有一部分用户建议在视频课程中加入虚拟背景功能,但经过调研发现,这只是小部分用户的需求,而且在大部分教育场景中并不必要。实现这个功能的开发成本较高,且预期的使用率和收益都不高,因此可以判定为伪需求。
真需求与伪需求的应用与决策
决策依据:产品经理在面对需求时,应结合市场调研、用户反馈、数据分析等手段,对需求进行全方位评估。只有那些符合真需求标准的,才应该投入资源开发。伪需求则应慎重考虑,避免浪费开发资源。
动态验证:即便被认为是真需求,也需要通过产品上线后的数据和用户反馈进行动态验证,确保该需求确实对用户和业务产生了正面影响。